這本長青的書就是 - [誰搬走了我的乳酪?]
應該不少人讀過吧?
翻翻它的初版日期竟是1999年,雖然出版年代已久遠,但還一直高踞[博客來暢銷書榜]上,足見此書魅力之一斑。
之前讀它當然是基於職場所需,但進入了乳酪食材業服務,再度翻閱此書,卻別有心得。
書中列舉多點,都是職場依循的最佳圭臬,
但將其用在真正的乳酪品嘗,其實也別有趣味。
談乳酪,可以很感恩。
雖然沒人知道乳酪真正的誕生時間,但它的起源據考證已有5000年的歷史,
在歐洲的庇里牛斯山、非洲的埃及、中東的蘇美爾,都能找到其製造的遺跡。
雖然乳酪的種類這麼多,但製造方式卻千年如一,就是將凝乳素,加到凝結的奶中。
如此悠長的歷史,中間必定歷經代代的手工傳承與辛勤堅持,
因此當見到面前的乳酪,感恩的心情,似乎就會由然而生。
談乳酪,可以很勇氣。
法國詩人魏爾倫曾言,風味的繁複度,才是欣賞萬物之鑰。
在自身有了經典的風味認識之建立後,還是須不斷去認識新的風味,
因為如此才能更增加,自己欣賞的廣度和深度。
品味乳酪,應該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雖然可能已經有了個人喜歡且熟悉的乳酪,但不妨多點勇氣,再多去嘗試更多不同款式的乳酪,
這時或許會發現到,對本來已熟悉的乳酪,或許會有不同感受的喜悅。
談乳酪,可以很趨勢。
乳酪於許多國家都是民生食品,因此會隨著消費習性的改變,而有不同的趨勢發展。
像乳酪大國 – 法國,近年來因為以下兩種因素的刺激 :
其一素食人口的大幅增加,
其二現代人偏愛零食,喜歡乳酪方便隨時食用。
而有許多新的乳酪或新的包裝,於市場上可見到。
談乳酪,可以很感性。
卡爾維諾 - 義大利著名作家,[如果在冬夜,一個旅人]的作者,曾言:
[在每塊乳酪後面,都有一片在不同天空下,呈現各種各樣鮮綠的牧草地。]
談乳酪,有時真的是一件感性的事呢!
乳酪在國內的推廣,是一件長期的事業,既具挑戰度,也有趣味性。
但想達到一定的成功,還須多多努力,再借用書中的一段話,以茲自勉 -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工作不應只侷限每天的小問題,而是要描繪出所有成員心目中的[新乳酪],
並將此[新乳酪]清楚真實的呈現在成員面前,
如此大家才能接受工作上的任何變化,並一起追逐成功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留言列表